中报季接近尾声,随之而来的,将是消费电子行业的阶段性旺季。当下,市场高度关注领域龙头的表现。其中,就包括上半年业务频出新话题,又刚刚登陆港交所、跨过新里程碑的蓝思科技。8月25日,蓝思科技发布中报。数据显示,其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9.60亿元,同比增长14.18%;净利润11.94亿元,同比增长35.53%。半年报发布次日,蓝思科技股价涨超8%,最近一个季度的涨幅已逼近50%,展现了巨大的增长弹性。虽然有市场宏观的因素在影响...
过去的打法行不通了。2025年,方便面行业不算好过。上半年,外卖大战的“跨界打劫”,直接分食了方便面市场的蛋糕。在此背景下,出现了不少唱衰的声音。但是,这是行业的全貌吗?以康师傅为例,其最新财报显示,上半年营收134.65亿,占公司总营收的33.6%;方便面业务毛利率同比提高0.7个百分点至27.8%;净利润在去年的高基数之上增长11.9%至9.51亿。在原材料成本普遍上涨的背景下,实现逆势增利,且两项主要盈利指标均远高于同行水平...
沉静了快4年之久的医药板块,最近可算是“炸窝”了。前脚全球制药公司管线规模第八的恒瑞医药宣布一项总额高达120亿美元的全球合作协议,后脚新药研发服务平台药明康德发布年中喜报:上半年收入、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加20.6%、95.5%;更乐观的是,公司还上调了全年业绩指引:预计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重回双位数增长,增速从10-15%上调至13-17%;预计全年整体收入从人民币415-430亿元上调至人民币425-435亿元,对应同比增速从5.9%...
随着2025年春晚舞台上16台人形机器人整齐划一的秧歌舞表演,宇树科技一夜之间从科技圈"破圈"成为全民热议的焦点。这家创立仅9年的机器人企业,于今日正式向中国证监会提交IPO辅导备案,由中信证券担任辅导机构,估值已突破120亿元,有望成为A股市场"具身智能第一股"。在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商业化背景下,宇树科技凭借持续盈利、年营收超10亿元的亮眼成绩单,不仅改写了机器人行业"只烧钱不赚钱"的刻板印象,更成为中国硬科技企...
华为任正非之后,又一家企业及其领导人登上《人民日报》头版。7月20日,《人民日报》在头版刊发了《长城汽车坚持自主研发创新——着力做强做大民族品牌》一文。《人民日报》的头版,是社会观察经济与政策走向最重要、最权威的窗口之一,其版面语言惜墨如金,被选中的对象,大多承载着超越其自身的时代意义。华为与任正非之后,当长城汽车与魏建军醒目地出现在头版,整个行业都意识到,长城三十五年的坚守得到了肯定,长城汽车和魏建...
2025年7月7日,清华系具身智能企业「星动纪元」宣布完成近5亿元A轮融资。本轮融资由鼎晖VGC和海尔资本联合领投,厚雪资本、华映资本、襄禾资本、丰立智能等知名财务机构及产业资本跟投,老股东清流资本、清控基金等机构继续追加投资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是该公司自2023年8月成立以来完成的第四轮融资,距离上一轮近3亿元的Pre-A轮融资仅过去数月。其融资节奏、规模和资方阵容,清晰地体现了来自资本市场的高度认可。星动纪元成立于20...
10月29日晚,小米举行了小米15系列暨小米澎湃OS 2新品发布会。本次发布会的主题为“新起点”,共推出了16款新品,是小米“人车家全生态”战略的成果集中展示。除了小米15系列、小米澎湃OS 2,还有小米SU7 Ultra量产版、小米平板7系列等新品亮相。 (图源:小米手机)作为近期市场关注度较高的旗舰产品,小米15系列产品供应链中,最大的受益者将是哪些企业?此前雷军曾表示,考虑到成本和研发投入,小米15系列相比小米14系列将会进行涨...
2024年9月,新学期伊始,度小满携手新华书店启动“开学季悦读计划”公益行动。本次活动以“开学季,图书馆上新书”为主题,向度小满“小满助力计划”公益项目落地过的五个地区共六所小学和初中捐赠3300余本图书,让孩子们开学读新书。这些学校分别是重庆城口咸宜镇中心小学、重庆奉节鹤峰小学、河南汝阳汝阳县十八盘乡初级中学、河北滦平县第四中学、广西金秀乡中心小学与龙围村小学。 针对不同学校学生的课外阅读需求,度小满联合新华书...
AI行业浪潮迭起,应用与研发实力成为判断企业发展前景的金标准。近日,格灵深瞳披露2024年半年报,数据显示,其在轨交运维、体育健康等领域收获了业务增长,同时加码研发,在大模型方面有所进展。在收入方面,因2024年初,农业银行提出全面信创需求,格灵深瞳产品需完成国产化适配和测试工作后方可供货,而产品国产化测试验证需要时间,导致产品交付延后,上半年对农业银行的收入随之减少。目前其产品已完成国产化适配并已通过农业...
安踏的强势,正在刷新大众的想象。近日,安踏集团公布了2024年中期业绩报告。市场对安踏的领跑地位早已给予充分认可,但其成长性依然瞩目。上半年,安踏集团的中期收入再次创下历史新高,把耐克中国甩得越来越远,自身的增速也跑赢了行业。从数据来看,安踏集团、耐克中国、李宁集团、阿迪达斯中国分列中国体育用品行业企业营收前四位。而安踏集团的营收体量已经相当于1.2个耐克中国、2.4个李宁集团、2.6个阿迪中国。 不仅如此,从...